半島·體育中國官方網知識帖丨除了鋼琴你還認識合唱團的哪些伴奏樂器呢?
半島·體育中國官方網知識帖丨除了鋼琴你還認識合唱團的哪些伴奏樂器呢?如果說指揮是合唱團的“靈魂”和“領路人”,那么伴奏作為合唱團的合作者、參與者,通過與指揮、合唱團員密切協和合作,共同塑造音樂形象,增強感染力。它不只是一種音樂背景,而是整個音樂結構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結合體,在歌曲的前奏、間奏、尾奏對合唱團員的情緒投入起到重要的熏染作用。
合唱團伴奏樂器最常用的是樂器之王——鋼琴,其他伴奏樂器的選用根據歌曲的特色、演唱者的年齡而定,常用到的樂器有:小提琴、吉他、竹笛、長笛,部分特色民謠用到竹筒、舂米棒半島·BOB官方網站、天琴、三弦、康佳鼓等樂器,為合唱曲目的精彩演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拉祜族小三弦,是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愛尼人的彈撥弦鳴樂器。因拉祜人最為喜愛而得名。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區。拉祜族小三弦制作精細,一般多在琴頭、弦庫和音窗上雕刻出花紋圖案。小三弦采用金屬山口、琴馬和同樣粗細的鋼絲弦,使其具有獨特的音色。廣州大劇院童聲合唱團2018年參加第十屆世界合唱比賽,把瀕危的民族樂器小三弦帶上了世界舞臺,最終榮獲錦標賽(即冠軍賽)C1童聲組金獎,C26有伴奏民謠組銀獎,一曲《月亮寶貝》,將中國少數民族民歌與西方古典音樂《月光》相結合,讓與會的外國代表感受到了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
康佳鼓(Conga)來自古巴,又被成為tumbadora,是一種高而窄的單頭鼓,它的雛形最早起源于非洲手鼓,使用在非洲-古巴傳統音樂中,在倫巴音樂中是主要樂器之一。康佳般分為高音和低音,以兩只鼓為一組合。廣州大劇院童聲合唱團參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大灣區青少年藝術團體展演》,以一首充滿童趣的閩南語合唱,運用體態律動,加上康佳鼓伴奏,節奏鮮明、韻律十足、扣人心弦,生動演繹閩南地區海邊的童年生活。
合唱是美育實踐重要的組成部分。廣州大劇院童聲合唱團扎實推進團員們音準、節奏、音色、聲部之間的和諧能力,同時積極運用各類伴奏樂器,提高團員們對歌曲內容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力。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總監杰拉爾德?維爾特(Gerald Wirth)對廣州大劇院童聲合唱團在成團短短一年多時間里達到的水平大感驚訝,稱贊不已,在排練和演出結束后不斷地表揚廣州大劇院童聲合唱團的小演員們“Very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