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體育中國官方網京口面塑和漢韻二胡制作技藝兩項目成功入選省級非遺代表作
半島·體育中國官方網京口面塑和漢韻二胡制作技藝兩項目成功入選省級非遺代表作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京口區推薦指導的面塑(京口面塑)和民族樂器制作技藝(漢韻二胡制作技藝)兩個項目成功入選。
此次入選的項目涉及傳統美術及傳統技藝兩大類。面塑(京口面塑)項目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漢代,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半島bandao體育,已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面塑作為一門造型藝術,應用廣泛,通過一摁、二捏、三鑲、四滾等技法,就可捏塑出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人物、花草、鳥獸等。
民族樂器制作技藝(漢韻二胡制作技藝)歷經百年,該項目傳承人姚安敏在皮張處理上擁有豐富的經驗,制作的二胡外觀精致美觀、穩定性良好、環境干擾影響極小。其項目保護單位鎮江漢韻民族樂器廠成立于2013年,在西安、長沙、成都開設線驗專賣店,擁有獨立官方網絡直播間傳授二胡知識。
記者采訪獲悉,截至目前,京口區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9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4項;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41人,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3人。近年來,京口區立足于非遺保護傳承、開發利用,推進實施了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等“致匠心”非遺品牌系列活動,在推進文旅融合、助推城市經濟繁榮發展等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今年,京口區古琴藝術(梅庵琴派)、泥塑(太平泥叫叫)2個項目的保護單位成功入選鎮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守望空間,進一步推動京口區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積極開拓非遺旅游新空間。
此次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公布,將進一步充實、豐富京口區非遺項目庫,為推動京口區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童心 凌欣琪 林蘭)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京口區推薦指導的面塑(京口面塑)和民族樂器制作技藝(漢韻二胡制作技藝)兩個項目成功入選。今年,京口區古琴藝術(梅庵琴派) 、泥塑(太平泥叫叫) 2個項目的保護單位成功入選鎮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守望空間,進一步推動京口區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積極開拓非遺旅游新空間。此次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公布,將進一步充實、豐富京口區非遺項目庫,為推動京口區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