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體育官網杭州美女帥哥濃度最高的地方不是湖濱天目里或許就在之江這所校園里……
半島·體育官網杭州美女帥哥濃度最高的地方不是湖濱天目里或許就在之江這所校園里……前兩天,全知道和大家分享了國美面向公眾開放、探訪國美校園的體驗和小攻略,還有藝創小鎮小冰島景區新增的水中棧道……上個周末,大家不是在國美的校園里,就是在小冰島玩耍……
我們發現,粉絲們對那些之江的景點、校園種草的文章特別喜歡,不少粉絲私信鼓勵我們:這樣的探訪內容,請繼續做!多多做!
最近,在接到不少粉絲“催更”之江校園系列的這幾天里,全知道來到之江又一所知名的藝術類高校——浙江音樂學院。
作為省內知名藝術院校的代表,浙音和國美一左一右、一動一靜,共同建構出之江板塊濃厚文藝的色彩基調。
浙江音樂學院面向公眾放開后,探訪校園無需提前預約,刷身份證即可進入。公交駕車都方便,而且私家車是可以進入校園的,(但是停車要按指定停車位,不然被拉黑以后就沒法來啦)停車費按5元/小時計算。
需要注意的是,浙音允許步行、騎自行車、開私家車進入,但電動車是非常嚴格say no的,要么停門口,要么直接停到電動車指定車庫,反正校園路面你是見不到一輛非工作類型的電動車輛在行駛的。
浙音的校園是狹長型分布,像一個“8”字形狀,跨度很大,所以同學們出行都是以自行車、共享單車、校園擺渡車為主。不然用同學們的話來說:“走完校園得累死”。
北區主要為大劇院、音樂廳、藝術樓、音樂樓等組成;“8”的中間為圖書館;穿過長長的道路一路南下,就是校園南區,這里主要為學生宿舍、體育館、操場、學生食堂等。
全知道建議從北區的東門,也就是學校的正門進入,一路“南下”,再由浙音南門出來。當然,浙音作為國內十大音樂學院之一,自然也少不了精彩演出,大家手握演出入場券的話可自行規劃。
和國美建筑相對傳統美學的校園風格不同,浙音的建筑現代感更強,建筑群沿山體起伏,建筑本身大多通過視覺上流暢起伏的線條來給人一種音符律動的感覺。
校園內有不少以樂器為意象的建筑物,比如鐘樓是豎琴形狀、體育館像手風琴的風箱、圖書館向一架三角鋼琴、北大門像一把橫臥的吉他等等。
浙音校園的建筑群,不少是依于山體起伏而建的符合院落,結構是最有利于聲波衍射的設計。在浙音,建筑與群山就像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半島·體育中國官方網,把這些音符環抱在其間。
除了功能性考量,行走在校園里,還有一處小彩蛋——或許你會發現,穿梭在校園之間,坡道、隧道、門洞特別多。
一方面,是因為校園在設計之初,“對山脈自然形態順應延續”的設計理念,另一方面,作為杭州古早的駕校,一帶杭城市民的駕車就是從這里開始的,這也是對這塊土地歷史人文部分的一種尊重。
在校園里,幾乎隨處可見在音樂領域有深遠影響的大家雕塑,比如音樂名家雕塑《李叔同》、音樂情景劇雕塑《弦樂二重奏》、還有流行音樂女王鄧麗君;
不要覺得演出是對校內師生或者領域相關人士開放的,這次從劇場逛了逛,從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浙音有不少演出是對社會開放的,有公益的,也有不少熱門演出是需要提前定鬧鐘搶的!
與大斜坡順勢而建的,就是浙音的圖書館了,整體來看,圖書館是一架三角鋼琴的模樣。目前圖書館僅對校內師生開放,但圖書館內的浙音音樂博物館是對公眾開放的,具體可以登錄學校官網進行預約。
浙音音樂博物館有歷史回聲、樂海明珠、吳歈越吟、八面來風四個展區,還有宮廷雅樂拓展區、敦煌樂舞專題館,還有一個《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家施光南音樂藝術館。
音樂博物館的交互性還是蠻強的,比如網上小火的可以敲的編鐘也是在這里,比如多媒體視聽對于音樂的介紹,還有通過視覺上的色彩沖擊來詮釋《絲綢之路》樂曲的畫作,讓人覺得,中外音樂文明如此宏大,而人類藝術文化的結晶又可以這樣的廣闊和包容。
相比之下還是推薦操場旁的南區食堂的學生食堂,教工食堂不對外開放,可直接手機支付,價格與學生一致,最重要的是,菜品更加豐盛,明碼標價。菜品大多2-7元不等。
平時聽說還有潤喉湯,大概也會有骨頭湯之類的,(因為走在校園里經常看到被同班推著輪椅走的同學,大概練舞比較容易受傷。這次碰到了三對。)
浙音獨有的氣質,除了體現校園建筑、飲食方面,還有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浙音學子時刻帶來的視聽驚喜——簡直太養眼悅耳滋養身心了好嘛!
教學樓之間時刻傳來的練琴、練嗓的聲音;還有騎車單車擦身而過的同學們,光灑在單車和發梢上,空氣都被染成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