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體育官網潮爆了!西北師大教授發明了黑科技樂器!
半島·體育官網潮爆了!西北師大教授發明了黑科技樂器!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李彥榮教授耗費三年時間發明了“超級揚琴演奏平臺”,給傳統樂器注入新的生機,刷新了人們對揚琴原有的認識。近日,一個揚琴公眾號推送的“超級揚琴”演奏視頻半島·體育中國官方網,引爆了整個朋友圈,網友們紛紛驚呼它的美妙和神奇。3月6日,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就此對發明者李彥榮教授進行了采訪。
李彥榮:名字里有“揚琴”,是因為它采用了揚琴作為載體,從外形到演奏方式都基于揚琴進行設計。但它又不僅僅是電子揚琴,在這個設計里還承載了更多的功能,加上了“演奏平臺”能更準確地描述它的功能。“平臺”不僅指計算機硬件或軟件的操作環境,也可以指進行某項工作所需要的環境或條件,超級揚琴演奏平臺不是普通(傳統)概念中的一種樂器,從視覺角度看外觀是一個能敲擊(演奏)的平臺,但從其內在性能理解,計算機系統+互聯網就是任意實現眾多功能的平臺、更是演奏各類樂器、表現不同音色并無限擴展的平臺。
李彥榮:讓現代科技與傳統的、來自西域的揚琴對話交融。幾百年前,揚琴作為一件外來樂器經由絲綢之路從西域進入東方。希望“超級揚琴”能夠從中國再傳播到曾經的西域,讓幾千年的絲路文化產生新的互動,推動新的交往,增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的友誼。
高雅藝術、傳統藝術想要有活力,不能固步自封,必須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接受才行。這個發明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讓傳統樂器年輕化、活力化、現代化,更希望能夠拓寬傳統樂器的表現領域,讓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它、了解它、喜歡它。
李彥榮:“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音樂領域也一樣需要創新。目前音樂領域的創新主要側重于創作手段、表演形式等方面,關注樂器改革的人相對較少。但我認為,音樂的發展少不了樂器的發展。
從哪里打開突破口呢?我們知道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特別是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影響到幾乎每個行業,在跳出傳統的思維方式后我想到的是,只要與日新月異的計算機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就一定能開創一片新的天地。可以說,超級揚琴演奏平臺就是傳統樂器理念與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成果。
在超級揚琴演奏平臺最初發明階段的確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但在我看來,只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符合基本的科學原理,就一定能成功。吉德林法則也啟示我,“先認清問題,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所以我不斷地給自己提問題,當時大約提出了幾十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當這幾十個問題一一解決后,超級揚琴演奏平臺就誕生了。
李彥榮:樂器領域中的所有樂器基本上可以歸類為兩種演奏機能,一種是手指交替機能,另一種是兩手交替機能。相比之下,兩手交替機能更容易掌握,更容易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演奏“有難度”旋律的能力。從演示中可以看到,只要敲擊在正確的鍵位上,超級揚琴演奏平臺自有的智能感應系統就能對所演奏的音做出十分細膩的揉弦、顫音甚至是氣口的處理,這樣,即使初學者也能體驗到如“大師”般的演奏水平。也許僅僅這一功能的應用,就可能讓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愛上音樂。
在研發初期篩選了幾乎所有的樂器,但只有揚琴具備了當下改革的條件,一是揚琴作為載體能裝置所有計算機硬件以及HI-FI高保真出音系統,二是揚琴屬于擊弦樂器,改造后演奏方式比較容易掌握。
李彥榮:超級揚琴能演奏中外百余種樂器,但最擅長演奏單聲的或“顆粒性”的樂器,如彈撥樂、打擊樂等。
之所以說超級揚琴屬于第三類發音方式,是因為第一類發音方式指的是傳統樂器通過摩擦、擊打、管壁震動等物理方式進行發音。舊有的電聲樂器則屬于第二類發音方式,主要是通過電子硬件用模擬的方式產生音色,所以聽上去總有點像合成語音。超級揚琴演奏平臺所有演奏音色主要通過計算機軟件完成,因此,屬于第三類發音方式。
李彥榮:電聲鍵盤沒有取代鋼琴、電吉他也沒有取代古典吉他,但它們都開拓了屬于自己新的表現領域。所以超級揚琴不會取代任何樂器,它為樂器家族增添了一個新成員,也將會有適合自己的使用領域。
目前設想這款超級揚琴主要分為專業型(全域樂音體系、樂器+演奏音色、更高軟硬件配置、在線升級)、普及型(全域樂音體系、常規樂器+演奏音色、基本軟硬件配置、在線升級),以及針對少年兒童的學習琴(專用軟件+人工智能,可實現遠程教學、演奏評價,游戲式學習、趣味化學習)。